道教哲学:道教、道

道教 产生于中国的宗教。渊源于古代巫术、秦汉时神仙方术和黄老学派的道家思想。东汉永平八年(65),楚王英祀黄老与浮屠,使黄老思想进一步宗教化而成黄老道。约同时,张陵倡导五斗米道,奉老子为教主,以《老子五千文》为主要经典。传说曾注《老子想尔注》,注中初见“道教”之名。熹平年间,有张角创太平道,信奉《太平经》,十余年间徒众至数十万。东晋建武元年(317)葛洪撰成《抱朴子内篇》,整理并阐述神仙方术理论,充实了道教的思想内容。东晋末,孙恩等又利用五斗米道组织农民起义。北魏太平真君年间,嵩山道士寇谦之“清整道教,除去三张伪法”,制订乐章诵诫新法,形成北天师道。在南朝宋则有庐山道士陆修静,“祖述三张,弘衍二葛”,整理三洞经书,编著斋仪戒律,形成南天师道。隋唐后,南北天师道逐步合流,到元代归并于正一派(又名“正一道”)。民间于唐末起已兴起三教合一的道教。金大定七年(1167),王重阳在山东宁海(今牟平)创立以道为主,兼融儒、释的全真道,盛极一时。至元朝,道教分为“正一”、“全真”两大教派。明代仍有流传,至清逐渐式微。道教基本信仰和教义是“道”,认为宇宙、阴阳、万物皆由“道”化生。崇拜的最高尊神是“道”的化身三清尊神(元始天尊、灵宝天尊、道德天尊),其中道德天尊即老子。道教教义的核心是积德劝善,养生却祸,长生久视,修道成仙。道教的目标是自然无为,超脱逍遥,与道一体。修炼的具体方法有服饰、导引、胎息、内丹、外丹、符箓、房中、辟谷等。宗教仪式有斋醮、祈祷、诵经、礼忏。经籍现存的总集有《正统道藏》、《万历续道藏》、《道藏辑要》等。

道 道教用语。道教的最高教理。一切道经都宣称以“道”为根本信仰。“道”是道家思想的最高哲学范畴。老子认为,道是先天地而生的宇宙本原和万物变化的法则。道教创始后即奉老子为教祖和神圣,尊称为“太上老君”,以《老子》五千文为经典,将“道”改造成道教的信仰核心。东汉的道教经书《太平经》说:“夫道何等也?万物之元首,不可得名者。六极之中,无道不能变化。元气行道,以生万物,天地大小,无不由道而生也。”天师道的经典著作《老子想尔注》中说“一者,道也”,既“在天地外”,又“人在天地间”,而且“往来人身中”,“散形为气,聚形为太上老君”。以后的《混元皇帝圣记》、《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》等道经基本循用上说,认为“大道玄寂”,无所不在,无时不存,为“虚无之系,造化之根”,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与主宰者,天地、阴阳、四时、五行等无不由“大道”所化生。同时,道教盛行的神仙信仰认为,“至真之道”,无生无死,亘古长存。《消魔经》说:“真道之业,不衰不病,不死长生。”主张通过特定的修炼,“虚壹而静”,“返朴归真”,与“道”合而为一,可以“长生久视”,“形体永固”,修道成仙。隋唐时代,道教义理思潮兴起,许多道教学者又把“道”解释为“虚无之理”。如《道教义枢》、唐代李荣《老子注》都曾说:“道者,理也。”认为此“至虚之理”,变通无碍,化生万法,永恒不灭,修道者若能体悟此“理”,就能忘去一切幻化假相,超凡入圣,修真得道。这种具有思辨特征的道教哲学,曾对以后的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。北宋以来,道教内丹家南北各宗,都汇通三教之理,讲性命双修之道。认为道、佛所传亦即儒者诚意正心修身治平之道。儒者行道济世,佛者悟道觉世,仙者体道度人,其行虽殊,其“道”则一。所谓“天下无二道,圣人无两心”。王重阳说:“得道之人,身在凡,而心在圣境矣。”“欲永不死而离凡世者,大愚不达道理也。”(《重阳立教十五论》)公开声言三教合一之道,从而批判神仙不死之说,把“道”的理论提到哲学的更高层次,为道教思想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。

THE END